华体会国际米兰
华体会国际米兰

逆风扬帆破浪行——2022年我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时间: 2024-06-10 22:54:16 |   作者: 防水系列

施工工艺

  争分夺秒干出新气象,不负春光博得“开门红”。正当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抓机遇、勇争先,同频共振奏响新春“奋进曲”时,2022年全市经济数据公布——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04.8亿元,同比增长7.2%,总量和增速均保持全省第二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10.5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总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居全省第三位……

  从繁忙施工的建设工地到满负荷运转的生产车间,从承载希望的规划蓝图到厂房林立的现实画卷,在高水平发展“赶考”路上,各个重点项目犹如一粒粒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引领着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势突围;

  从战疫情、稳经济,到破困局、化危机,面对多轮疫情影响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影响,坚决贯彻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审时度势的决策部署,承压纾困的务实举措,攻坚克难的奋斗场景,每一个爬坡过坎的坚实足印,汇聚成经济稳中向好的澎湃动力。

  回望一年攻坚路,一组组来之不易的喜人数据,一个个顶压前行的实干场景,如春风拂面,在新春开局起步之时为全市干部群众注入一剂强心针。

  2022,爬坡过坎,披荆斩棘,极其不平凡;2023,蓄势前行,稳中求进,我们底气足、信心坚!

  一边是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一边是跌宕多变的疫情形势,2022,如何应变局、开新局?

  面对大考,市委、市政府自觉站位全国战略大局、山西发展全局,观大势、谋全局。

  2022年1月14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开门见山,把经济建设和转型发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要求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水平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聚焦转型发展、安全稳定、民生保障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提升服务业、提速提效项目建设、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纵深推进改革创新等十个方面具体部署,有目标、有要求、有举措,清晰绘出中心工作“任务书”。

  扭住关键要害,传统产业迈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新兴起的产业加快“两化”、融合“两链”;服务业深挖潜力,扩大规模,实现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全过程加强管理,营商环境以市场主体倍增为牵引持续优化……详尽勾勒经济发展“施工图”。

  方向、路径、举措明确,重在脚踏实地抓落实。各级各部门主动对标与我市发展条件相近的先进地区,积极学习借鉴有益做法,全域争先、全员争先、全速争先。

  根据实际成立多个工作专班,政策护航、一线发力,真纾困、真帮扶、真惠企;做实工作矩阵,建立目标和标准体系、任务和举措体系、政策和制度体系,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清单化、方案化管理,力争全市各项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锚定目标不放松,拔高标杆勇争先。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拿出超常举措、超常力度,全力对冲疫情影响,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长治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成效。

  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努力拼搏的每一滴汗水,都成为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的光华。过去一年,长治干群用勇毅和辛劳换来了好收成。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2%,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7.1亿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46.7亿元,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61.0亿元,同比增长3.9%。

  这是在国内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显著增大、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冲击下取得的好成绩,是在去年我市GDP增长高基数上累积的新优势,进一步凸显了我市作为经济大市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工业是我市的经济命脉和立市之本。如果说在如此困难的发展过程中最大亮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工业经济的加挡提速。2022年,我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全力以赴提振工业经济,筑牢“压舱石”,稳住“基本盘”。精准谋划项目,开展对标提升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现有企业扩规提质,确保在建项目投产达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全国高出8.8个百分点,高出全省4.4个百分点。

  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为代表的新兴工业拉动作用显著。2022年全市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103.7%,拉动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8.8%,拉动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而以能源工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表现同样不俗,全市能源工业增长6.9%,拉动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工业增长7.0%,拉动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材料与化学工业增长12.1%,拉动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代表的工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实现快速地增长。2022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增长51.8%,拉动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节能环保业增长92.9%,拉动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业增长69.7%,拉动工业增长0.01个百分点。

  还有多个亮点需要我们来关注,过去一年,我市工业投资持续发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8.4亿元,同比增长6.4%,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开发区转型引领作用显现,全市13个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4.9亿元,同比增长20.4%,比全省平均增速高9.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提高6.9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迅速增加。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0.49亿元,同比增长38.58%,比全省高16.73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1113元和19437元,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国中等水准……

  不畏浮云遮望眼。从拼数量到重质量,从加速度到好成色,我市经济运行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呈现结构改善、韧性增强、速效兼具、量质齐升的积极特征,长治经济发展“进”的速度正加快、“进”的动能更凸显、“进”的姿态愈饱满。

  初春的长治大地乍暖还寒,但项目建设现场却热潮涌动。众多重点项目的“迎寒跑姿”更加矫健,延续着过去一年的火热势头。

  “我们采取棉被保温、电热毯加热等方式确保基建进度和质量,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华能沁县200MW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张晋说。该项目位于沁县沁州黄镇境内,20多个建设工地均处于海拔高度1000米到1100米之间的黄土丘陵、低山区、中山区之间,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克服困难,千方百计保证施工进度。”

  而在襄垣风光储一体化光伏100MW+风电100MW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忙着混塔吊装,干得热火朝天。该项目负责人罗景山介绍,一周内项目将实现首台机组全容量并网,并争取在6月3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届时,风电、光伏发电与储能发电将相互结合,搭配成像火电一样稳定的电源并入主网,实现风光同场、共建共投。”

  项目建设“拉满弓”,开足马力搞建设。去年以来,全市连续四个季度吹响“开工号”,潞城互联智造产业园、黎城洋硕3万吨负极材料、武乡10万千瓦光伏储能等转型项目竣工投产,瑞君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龙星化工40万吨碳基新材料、华耀亿嘉集成电路、凯松电子、北京百泰生物、沁源和长子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转型标杆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在长治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一股股新动能涌动、碰撞,催动着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引擎轰轰作响。

  以项目建设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努力将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强项做强,挖掘出更多增长潜力,培育出更大发展动力,我们从始至终心无旁骛。

  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极大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之后,霍家工业的氯丁橡胶有多火?

  “订单一直供不应求。春节期间,全厂没有放假,一直满负荷运转。”该公司研发技术部经理霍冰冰说,“目前,全国只有两家公司制作氯丁橡胶。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以后,我们对标国际标准,不断突破自我,提升产品规格指标,耐高温、耐磨损的氯丁橡胶去年畅销国内外,特别是出口占比上升到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霍家工业瞄准市场前沿,不断深化创新驱动,调整产业布局,由最初的煤炭开采,经历焦炭冶炼、电石生产,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到如今集水合肼、氯丁橡胶、聚苯硫醚等精细电化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完成了一场从粗放型化工到精细电化工的根本转变。而今年,霍家工业又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行业。“已经在筹划聚偏二氟乙烯生产线了。”聚偏二氟乙烯,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计划今年12月底建成投产,预计产值可达30亿元。”

  产业提质升级态势强劲、后劲十足,正是去年以来我市产业转型的真实写照。生产总值的跃升、产业集群的加速崛起,离不开产业体系的持续优化。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起的产业强链,慢慢地加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韧性,长治,正以传统产业和新兴起的产业“双轮驱动”汇聚强劲动能,加速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

  写下能源保供“温暖答卷”。2022年,全市原煤产量1.71亿吨,增长8.2%。其中地方煤矿完成5802万吨,同比增长15.9%,圆满完成了煤炭增产保供工作任务。同时,扎实推进煤矿绿色开采,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提高煤炭先进产能,目前,现有安全高效矿井中,我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

  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从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夯实煤电保供基础、全力提速新能源发展等6个领域24项重点工作任务出发,依托长治1000kV特高压外送通道优势,充分的发挥煤电机组和新能源发展基础,重点推进襄垣源网荷储一体化、长子“风光水火储”、沁源“风光水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打造长治样板。

  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提品质、增效益,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全市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基础更加扎实。

  光伏光电产业集优成势。高科华烨LED封装项目已经建成投产300条生产线,预计可生产SMDLED封装产品500亿支/年;中科潞安产3亿颗紫外LED芯片及封装产业化项目主体厂房已经建成;日盛达2×1000t/d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增强综合竞争力。

  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建成开通5G基站5479个,5G最终用户达到180万户,各县区主城区、乡镇驻地、高速公路、高铁、部分景点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搭建完成6个5G应用场景,新增天脊化工、泰山石膏等4户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贯标认证。金烨国际物流5G智慧物流园等3个数字化的经济项目建成投产。

  同时,大力培育龙头骨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链核”企业,围绕培育光伏、现代医药、光电、现代煤化工等10条产业链,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断推动新兴起的产业上规模、延链条、成集群。我市以产业链协同发展为目标,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导向,引领新兴起的产业不断壮大,带动全市产业高质量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动能更加澎湃。

  奋楫争先求突破,真抓实干当先锋。聚焦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之路——因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2022年,我市第五次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2022年前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企业订单明显减少,特别是第一季度资金回笼慢了很多,此时,税务部门主动‘送惠上门’,一笔115万元的减退税款不到一周时间就退回到了企业账户,这真是企业的‘及时雨’。”回忆去年最困难的那段日子,山西振东朗迪医药营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蒋冬感慨万分。真金白银的政策,让我市企业扛过一轮轮疫情冲击。

  2022年6月21日,随着发车命令的下达,长治陆港国际物流园区内,我市首班国际联运货物列车满载着电梯、布匹、水泵等生产资料鸣笛开动,途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过7000多公里奔波,驶向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加速奔跑的中欧班列,让长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联接世界。

  2022年5月刚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的际安电气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得到1000多万元的“减免福利”。不久后,际安电气与华为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笔资金投入到企业5G+工业网络技术推动矿用产品及服务智能化转型中。新年伊始,企业自动化生产线万元的订单。“争取一季度完成1500台防爆电气设备生产任务。”公司生产经理胡龙信心满满。精准贴心的服务,让我市市场主体茁壮成长。

  去年以来,这些来自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线的“稳产提质记”,点滴之间透露着我市保市场主体、稳产业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足迹,也积蓄着我市经济迈步高质量的韧性、信心与决心。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作出一揽子系统性布局,打出务实管用的“组合拳”,全力塑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顶层设计精准有力,凝聚发展强大动能。出台《长治市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链培育锻造,打造10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动数字化的经济项目建设,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数字化等方面发力,逐步的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印发《长治市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2022年行动计划》,从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夯实煤电保供基础、全力提速新能源发展等6个领域明确了24项重点工作任务……从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强化规划引领,一系列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专项规划相继出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互为补位,为我市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

  ——政策工具精准滴灌,防疫、发展统筹有力。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把其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2022年1月以来,为应对奥密克戎疫情,我市顶格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陆续出台长治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43条和接续政策26条,召开助企纾困政策落实供需见面会、新闻发布会,开设“助企纾困长治在行动”专栏,编印《助企纾困政策汇编》,扎实推动涵盖减税降费、贷款支持、租金减免、政策补贴等各类政策精准落地、直达快享。2022年1-11月,全市累计办理各项退税减税及降费缓税缓费86.16亿元,减免失业保险保费金额1.54亿元,发放稳岗补贴9048.3万元,实施阶段性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138万元。政策加力精准有效、信贷支持更加“解渴”,缓解企业金钱上的压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一系列减税降费红利为我市企业轻装上阵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更多地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市场主体新增6.6万户,达到32.3万户,增长25.9%。“四上”企业新增513家,达到2351家,排名全省第二。

  ——促进消费效果显现,市场动能火力全开。2022年,我市出台《长治市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2022年行动计划》,起草《长治市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计划》《长治市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小店经济、地摊经济、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夜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发放消费券、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多项措施有效带动城镇和乡村居民消费增长,目前,共发放面向汽车、成品油、餐饮、住宿、商超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数字消费券约1.7亿元。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63.7亿元,其中网络消费实现小幅增长,全市限上批零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6亿元,同比增长8.4%。

  ——营商环境“保驾护航”,打造发展强力“磁场”。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须臾不能缺少。去年以来,我市全力打造“全代办”服务团队,按照“项目专办”“项目专家”“项目专员”模式,组成500余人的全代办服务团队,建立与各县区的联合审批机制,提供从项目立项到项目落地的全套手续办理,作为服务项目的“全周期管家”;建立建设项目前期研判机制,推行“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政府投资类项目压缩审批时限58%,企业类投资项目压缩审批时限68%,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畅快办”……高质量营商环境在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慢慢地加强着我市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新年伊始,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全市工作谋篇布局。铺开大项目,构筑新优势,形成新亮点,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着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一系列稳增长、促转型、快复苏、抓项目的政策措施,为我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了强力支撑。

上一篇:【48812】蓝岛环保取得关于一种含磷脱硫石膏再利用处理办法的发明专利证书

下一篇:虫草市场乱象丛生 造假泛滥手段五花八门